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政策动向

中国对外投资增速将放缓 "一带一路"建设投资将获支持

2017-06-22 15:19来源:一带一路新闻网


  外汇储备下降到3万亿美元以下后,我国对外投资的走向备受关注。有人担心,如果对外投资继续大幅增长,通过对外投资渠道转移资产的现象可能会增加,导致外汇储备进一步缩水。也有人担心,如果对外投资下降,企业走出去的资金恐怕得不到保证。对于2017年对外投资的趋势,商务部今天专门做了回应。
  201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达1701.1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44.1%。同时,我国对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的投资都创下历史新高。不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却预测,2017年,我国对外投资有可能放缓。
  孙继文说:“近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部分国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个别发达国家对我投资特别是国有企业投资的限制壁垒增多,增加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2017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预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稳中趋缓、缓中向好’的态势。”
  除了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发达国家的限制,我国国内的审核可能也是对外投资放缓的原因之一。不久前,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就曾表示,要对一些投资行为,进行真实性、合规性的审核。
  徐绍史说:“境外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够理性的倾向。这可能会引起风险。现在我们对大额非主业的投资和一些不规范的投资行为要进行真实性、合规性的审核,我想这也是必要的。”
  政策收紧,企业走出去的资金能否得到保证?孙继文这样回应。
  孙继文称:“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活动,参与‘一带一路’共同建设,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进一步优化对外投资方向,突出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导向,促进对外投资健康有序发展。”
  也就是说,企业投资建设“一带一路”将获得支持。但有机构分析认为“一带一路”计划或正在实施的项目可能无法实现收益。对此,孙继文回应,“一带一路”突出的就是务实合作、互利共赢,这些原则基础上的投资合作正不断深化。
  孙继文表示:“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卡拉奇高速公路、中老铁路已开工建设,土耳其东西高铁、匈塞铁路等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为改善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条件、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孙继文指出,对于“一带一路”投资的意义,要从长远着眼。
  孙继文说:“‘一带一路’有关投资合作项目特别是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投入资金大、建设周期长、成本回收慢,但从长远看,对提升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造福沿线各国人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一带一路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一带一路新闻网,http://www.beltandroadnew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添亮色

“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添亮色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